4月28日财盛配资,由贵州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办,贵州省经济文化促进会、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协办的“贵州历史名人朱射斗、朱树父子座谈会”在贵阳举行,近40名来自史学、考古、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朱氏后人参与。
朱射斗(1724年—1800年),字文光,贵阳人,清代著名将领,以骁勇善战闻名,有“朱虎”之称。其子朱树历任甘肃甘凉道、湖北按察使、漕运总督等职,曾押解新疆叛首张格尔立功,官至巡抚。父子二人在军事、经济治理及边疆稳定中贡献卓著。朱射斗墓原位于贵阳市南明区,墓前御碑亭现存于黔灵公园月亮井旁,碑文为嘉庆帝亲赐祭文。
座谈会上,史学界、文化界专家高度评价朱氏父子历史地位。文化学者、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认为,二人以武备文略智慧构建西南边疆立体防御体系财盛配资,其军事革新与文化整合策略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意义深远。清华大学教授胡嘉明提出,应发掘朱氏父子武备文略的伦理之“诚”,领悟“文武王阳明(王守仁号阳明子)、武文朱文光(朱射斗字文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剩余37%荔波县朱射斗故乡代表何羡坤分享了地方文史办朱氏父子史料发掘成果,朱氏后代徐德辉回顾了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抢救性保护文物、实现朱射斗碑亭合一的过程历程。针对朱氏父子遗迹保护,与会人员提出多项建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黄若佩
编辑/赵怡 明雪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财盛配资
发布于:贵州省聚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